短短8年,虧損2300個億是什么概念?假如全國平均房價是1萬元/平方米,按照這個數字來算,相當于一天要虧掉80套100平米的房!
6月28日,中國石油(601857)副總裁,天然氣板塊負責人凌霄透露稱,自2011年以來,中國石油單是進口氣環節虧損就已超過2300億元,為保障資源供應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巨額的虧損數據,領著大家好奇:中國天然氣怎么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總業務量的“半壁江山”
8年虧損超兩千億
6月28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旗下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媒體開放日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昆侖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凌霄介紹了中石油的天然氣業務狀況:中石油在去年的時候時候供應了1745億立方的天然氣,占據了全國銷量的65%,可是從2011年至今,中石油在天然氣板塊中累計虧損超過了2300億元。
作為我國境內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和供應商,中石油在國內天然氣行業一直以來占據主導地位。為優化企業管理,減少企業內部矛盾,中石油對天然氣銷售分公司進行了多次調整。
圖/中新網
三年前,中石油按下了“天然氣銷售管理體制改革”的啟動鍵。2016年11月25日,中石油公布了“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區域天然氣銷售分公司”的兩級管理構架。這意味著中石油向天然氣銷售管理體制“開刀”,正式拆分天然氣銷售和管道業務。
據網易財經報道,2018年下旬,有石油央企總部高層透露,中石油在內部宣讀了《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天然氣銷售管理體制的通知》:組建專業化天然氣銷售公司,構建天然氣銷售業務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和投融資平臺。據悉,整合后的天然氣銷售公司,內部稱謂為“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按公司直屬企業管理,作為天然氣銷售業務的管理主體和經營主體,對天然氣銷售區域公司、省公司實施管理。
此次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改革實行的是天然氣批發銷售與終端零售二合一的舉措,并將合并后的銷售業務調整為“公司機關——省公司”的管理模式。這樣一來,中國石油在國家實行管道獨立、運銷分離后,邁出了把握終端市場的重要一步。
多年來,隨著我國“氣化中國”工程的大力推進,中石油的業務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從過去的“以油為主”過渡到目前的“油氣兩旺”, 天然氣已經占據公司總業務量的“半壁江山”。
據經濟日報報道,統計顯示,目前,中石油已建成投運天然氣管網超過5萬公里,供氣范圍覆蓋除臺灣地區之外的幾乎全國所有省區市。2017年,中石油三大主力氣區的天然氣產量總和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80%以上。
但是,根據凌霄的介紹,由于我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機制正在形成、尚不完善,中石油在發揮資源供應“定盤星”和市場波動“壓艙石”作用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
花
石油板塊19日盤中大幅走高,截至發稿,惠博普、國際實業、國創高新、海默科技等漲停,泰山石油漲近8%,潛能恒信漲幅超5%。
日前,發改委明確提出“組建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參考2014年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建進度,結合組建方案目前的審批進度,國金證券認為國家油氣管道公司或將于今年上半年成立。2015-2018年我國天然氣管道年均增速僅為5.9%,遠遠滯后于“十三五”規劃年均增速 10.2%的目標。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擺脫了原有石油公司運銷模式與資本開支的束縛,國家管道公司將按照國家計劃大力推動管道建設計劃,提升管網建設速度。
根據“十三五”及“十四五”規劃,僅天然氣管道,我國在2019-2020年和2021-2025年分別有 2.8萬千米和 5.9萬千米的建設計劃,按干線管道投資1323萬元/千米計算,預計兩個階段我國將分別實現新增天然氣干線管道建設投資 3704 億元和 7806 億元,合計 11510 億元。建議關注我國油氣工程建設龍頭中油工程、民營大口徑石油管線供應商金洲管道和深耕油氣裝備產業鏈的石化機械。
銷售價格上漲對于生產天然氣的上市公司而言自然是利好,如陜天然氣,長春燃氣,不過還是得量能放大有主力拉升才行?;势髽I是天然氣使用大戶,漲價意味著增加成本,是利空。
它會被證監會調查,按法律法規該怎樣就怎樣,但是你的股票就那樣了,你的軟妹幣增減沒人負責